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孔志華 高卓紅)山西臨汾,被譽為“華夏第一都”,隨著陶寺遺址考古發掘成果,臨汾市“帝堯都城、最早中國”的地位一再坐實。在臨汾堯都,有關堯的文化古跡較多,堯廟、堯陵、堯洞、堯山、堯井、堯園等為人熟知。近年來,臨汾市大力發展堯文化的研究,依托堯文化打造系列文旅品牌,仙洞溝景區即是核心之一。
仙洞溝位于臨汾市堯都城區西25公里,地處呂梁山脈南端姑射(yè)山麓,由南仙洞、北仙洞、云霧寺三大古建筑群組成。境內有人文、自然景觀48處,仙跡燦燦,石洞幽幽,山貌奇特,景色秀麗,隨時令變化,景觀變幻無窮。
仙洞溝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其中“華夏第一洞房”故事傳說流傳千古而不絕。相傳,一次堯王出訪姑射山,恰與鹿仙女相識。他們一見鐘情,定了終身。不久在姑射山洞即鹿仙女洞舉行婚禮。新婚夜,他們以洞為新房,對面的蠟燭山將南仙洞照得如同白晝一般,于是,新婚夜也就被稱為“洞房花燭夜”,也就有了現在的“結婚入洞房”一說。
姑射山,屬于呂梁山支脈,溝壑縱橫,地貌奇特。在這里,既可以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佛道儒文化融合的傳說故事,又能夠進行戶外徒步。
南仙洞有寺廟建筑,名曰興隆寺。建筑群落并非方正三進布局,而是由崖壁上的神居洞、碧巖寺、觀音閣、戲樓及70多間房屋、40余孔窯洞組合而成。神居洞洞口嵌有一塊宋代熙寧年間的石碑,距今已達900年。洞內有彩塑、壁畫、歷代石碑。后壁有兩個互相連通達數十米深的石洞。
北仙洞主建筑為佛興寺,大雄寶殿、王母閣是北仙洞的主要建筑,由30余孔窯洞組合而成。大雄寶殿建于山崖半腰,臥于石凹中,殿堂頭頂巨石,腳踩巨石,頗為有趣。殿內有釋迦牟尼塑像居于正中,東西兩壁,有"龍賜欽藏"經櫥,內存經卷。
仙洞溝南北兩處仙洞,中間橫臥一條深達50余米的壕溝,南北仙洞巍然對峙,無法逾越。此地所有建筑依山臨淵而建,一邊緊貼峭壁,一邊邁腳即是懸崖,因地勢所限,部分殿宇不得不借助山洞方能成型,這也正是其建筑藝術與文化研究的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