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本報及業內專家的綜合評定,今日,《建筑時報》2023年度“東方建筑之子”(中國建筑業年度人物)揭曉。在過去的一年中,這8位榜樣人物為中國建筑業或地區建筑業的改革轉型、科學發展、科技進步、行業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在行業中產生一定影響力。
他們分別是:“探索建筑與自然交互的實踐之路”的李興鋼;“大國工匠書寫‘雙奧’傳奇”的李久林;“勇當海岸線上‘逐風者’”的林毅峰;“凝聚行業力量,推動行業前行”的劉慶;“為企業架起跨越式發展‘通途’”的萬傳軍;“助力行業及時化解重大法律風險”的顧增平;“挺起‘中國建造’海上脊梁”的黃厚卿;“深地極限創新建造‘國之重器’”的王偉。
李興鋼
探索建筑與自然交互的實踐之路
李興鋼,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科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202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三十余年來,他主持完成了以北京“雙奧”主場館為代表的多項國家重大工程設計項目,創立了以“勝景幾何”理論和“工程建筑學”方法為核心的建筑與環境交互設計建造理論方法技術體系。
從李興鋼的創作作品中,常??梢娫僭烊斯づc自然相融共生的人居勝景。原生與人工、豐饒與空白、厚重與乏味……他認為,在不同文化語境中,建筑需要用不同形式跟不同的“自然”進行交互。例如安徽績溪博物館和天津大學新校區綜合體育館,就分別是設計與豐饒“自然”和空白“自然”交互的代表。前者場地山水環繞,古鎮簇擁,樹木林立,形成了一種人文和自然交匯的豐饒的自然。設計借力自然要素,通過折頂擬山、留樹做庭、引水串游等設計手法,將游客置身自然,充分感受古樸人文氣息。后者則是從空白中平地而起、全新規劃。通過一系列筒拱、直紋曲面、錐形曲面的混凝土結構單元形成聚落,把建筑變成了富有變化和趣味的聚落群形態。
李興鋼認為,如果說建筑與自然的交互是一種理念和目標,那么技術與詩意的鏈接則是方法和路徑,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
在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面臨地形、氣候、生態挑戰,以及復合體驗、遺址保護、文化延續、詩意對話等需求。李興鋼通過技術研發突破技術與詩意矛盾,最終實現三種技術詩意的鏈接:雪車雪橇中心用地形氣候保護系統、數字化設計建造技術來實現專項運動跟山水行游的多重體驗,實現技術的可度量和詩意的不可度量的轉化;延慶冬奧村用山地村落布局、遺址保護再利用技術實現新建建筑與傳統遺存的相融共生,實現技術的指向未來和詩意的源于傳統的鏈接;高山滑雪中心以“順形勢、弱接入、可逆式、裝配化”技術實現大型雪上體育場館與自然山林的互成詩意,實現技術的以人為本和詩意的天人合一轉化。
對于延慶冬奧場館未來的轉型,李興鋼提出“雙碳八景”設想,即通過一系列可預見的未來技術,將其改造為風水發電系統、面谷科學家村、蛇形生態體育公園、熱湖電湖、飛行汽車交運物流網絡、智能蓄電倉以及犇牧場和畾農場,從而打造高效高能詩意棲居地。
李久林
大國工匠書寫“雙奧”傳奇
李久林,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獲“國家卓越工程師”“奧運工程建設特等功臣”“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并入選“北京學者”“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從2003年開始建造“鳥巢”,到2022年“冰絲帶”驚艷冬奧,兩大場館直線距離只有3.5公里,在北京成為世界首座“雙奧之城”的歷程中,作為“鳥巢”和“冰絲帶”的總工程師,李久林帶領技術團隊奔跑了近20年,書寫出奧運場館建設的“雙奧”傳奇。
“鳥巢”是我國第一座非線性建筑,也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用鋼量最多、技術含量最高、結構最復雜的超大型鋼結構體育設施工程。在建造“鳥巢”的1800個日夜里,李久林帶領團隊先后解決了數十項世界級施工技術難題,自主研制的Q460E高強度鋼推動了中國高強度鋼材的生產和應用,實現了從填補國內生產技術空白,到與世界并跑的跨越。
國家體育場以鋼為枝編織“鳥巢”,國家速滑館用鋼為索“繃”出一個大跨度的屋頂。都是“鋼”,“鳥巢”和“冰絲帶”的鋼卻完全不同。李久林把“冰絲帶”鋼索的應用過程叫作“編織天幕”,其中的關鍵“材料”是一種被稱為“高釩密閉索”的密閉鋼絲繩,但能生產出這種材料的工廠主要集中在歐美發達國家,國內沒有先例。他力排眾議,再次選擇了那條難走的路——僅用3個月便破解高釩密閉索國產化的核心技術瓶頸。新研制的國產索不僅實現了在國內重大建筑工程的推廣應用,還實現了國際重大建筑工程的出口應用,極大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同時,為了在“冰絲帶”里打造“最快的冰”,李久林帶領團隊拿出的“中國方案”直接放棄了傳統制冷方法,創新性地采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不僅將冰面溫差控制在0.5攝氏度以內,而且碳排放趨近于零。國家速滑館成為全球首個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的冬奧速滑場館。
李久林說,“雙奧”是一代建筑人的標記,但絕不是終點。延伸到“雙奧”工程之外,他還主持研發了地鐵、再生水廠、市政橋梁的綠色智能建造關鍵技術,為北京乃至國家重大民生工程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其中,他的研究成果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援白俄羅斯國家足球場等國內外百余項重大工程中推廣應用,被6部國家標準采納,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際焊接學會Ugo Guerrera Prize(中國首個),省部級和一級學/協會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13項等。
林毅峰
勇當海岸線上的“逐風者”
林毅峰,三峽集團上??睖y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專業師、總工程師,獲得首批“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
作為技術負責人,林毅峰主持完成30多個海上風電場勘測設計和1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其中包括我國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三峽引領號”、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項目“廣東陽江沙扒海上風電場”等多個具有開創性和重大示范效應的海上風電場,是我國海上風電勘測設計研究領域主要開拓者之一。
多年來,林毅峰不停地奔走在祖國1.8萬公里海岸線上,也見證了我國海上風電從無到有、從近海邁向深遠海的發展歷程。
2006年,我國海上風電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林毅峰所在的設計院承接了亞洲第一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項目的勘測設計工作。巖土工程勘察、海洋環境條件分析、風機載荷計算、風機支撐結構及基礎選型……擺在面前的是一系列沒有經驗可借鑒的勘探設計難題。經過連續數月反復論證,他和團隊創新性地提出高樁混凝土承臺群樁基礎型式——用8根斜樁支撐一個混凝土承臺來共同承擔風機的載荷。這套“本土化”方案不僅能解決軟土地基承載力不足的問題,還十分契合當時國內已有的設備和施工經驗。十余年過去,東海大橋項目的風機基礎依然牢固。林毅峰及其團隊設計的這套風機基礎設計方案,還被用在國內多個已建和在建的風電場站,助力中國海上風電事業高質量發展。
從2015年起,林毅峰開始帶領團隊進行多項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研究。漂浮式海上風電,就是通過在大海上建造一個巨型“不倒翁”作為基礎,從而避免海底打樁作業?!安坏刮獭奔纫芸傅米『C嫔系募诧L驟雨,又要足以應付海面下復雜多變的波浪。為了突破這個難題,他和團隊對支撐機組的“水上不倒翁”、系泊系統及動態電纜進行創新設計研發,以此來保證臺風來襲時,高達30多層樓的海上風電機組安全穩定。
2021年7月13日,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漂浮式海上風機“三峽引領號”在廣東陽江海域順利安裝。一年后,“三峽引領號”成功應對臺風“暹芭”的考驗。據悉,國外已建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適應的最高風速是50米/秒,而“三峽引領號”可抵抗最大風速超70米/秒的17級臺風。
眼下,林毅峰所在的設計院正大力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相關研究,為包括海上風電在內的新能源項目提供技術支撐。作為復合型技術管理者,林毅峰還將繼續在“逐風”的道路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劉慶
凝聚行業力量,推動行業前行
劉慶,武漢建筑業協會副會長(法定代表人)。同時擔任中國建筑業協會工程項目管理與建造師分會副會長、湖北省智能建造產業協作聯盟秘書長。
憑借出色的組織協調能力、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持續的創新思維,劉慶成功地組建了一支既注重發展又富有創新精神的團隊。他穩扎穩打地推進兩地協會和兩個平臺的工作,不斷深化工作內容,努力打造適應新時代的“服務型”協會。在這個過程中,他始終保持著謙遜和務實的態度,與團隊共同面對挑戰,共同追求卓越。
自從事協會工作以來,劉慶緊抓核心工作,積極對接政府主管部門、會員企業、兄弟協會及國外友好協會,充分發揮了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建交“四方來客”合作共贏。他經常深入一線,組織調研、“一對一”交流、專項對接等,掌握第一手資料,向主管部門積極反映企業訴求和行業情況,并為政府決策建言獻策;全年組織研討會、沙龍、論壇等20余場,開展專題學習和討論,促進會員企業在專業領域聚合聚力、互惠合作;并帶領武建協、項目分會赴多地協會拜訪交流,深入家央企國企調研考察,進一步擴展局屬地資源。
通過精準服務、深化融合的戰略方針,不僅加強了協會與各方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更為行業的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活力。從深入一線的調研交流,到高端聚會的組織策劃,再到國際合作的有力推動,劉慶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合作共贏”的真諦,為協會工作開創了新的局面。
2023年,劉慶還通過創新載體、打造品牌,不斷推進協會“五大中心”建設,包括:成立供應鏈與勞務管理分會,召開武漢建筑業首屆供應鏈大會;揭牌成立行業培訓中心,全年共開展培訓近百期,受培人數達三萬人次;調解中心完成民非注冊登記,成為湖北省第一家由行業協會主導并正式注冊登記的建設領域行業調解組織,在全國也屬前列;信息交流中心組織了多個項目的現場觀摩會及“一對一”定制化服務;品質提升中心牽頭主編3項團體標準,進一步助推行業標準化。
他還堅持搭建高端平臺,先后多次舉辦建筑產業創新峰會、合作交流會,圍繞項目管理數字化、信息化開展工作。武漢建筑業協會持續多年開展“雙十佳”(十佳建設者、十佳創新項目)、“雙十大”(十大智慧工地、十大魅力工地)選樹活動,創新舉辦危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技能大賽、武漢建筑業“BIM+”智能建造大賽等活動,有效擴大了協會的行業影響。
在智能建造領域,劉慶也展現出前瞻性的視野和強烈的責任感。他擔任湖北省智能建造產業協作聯盟秘書長期間,組建湖北省智能建造產業協作聯盟專家庫;舉辦主題論壇、技術交流會、智慧PC工廠觀摩會等活動,激發企業創新潛力。
萬傳軍
為企業架起跨越式發展“通途”
萬傳軍,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先后獲湖北省優秀企業家、中國安裝工程優質獎工程企業領導人、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獎等榮譽。
在擔任企業主要負責人期間,萬傳軍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風險新挑戰,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帶領企業實現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公司架構從最初的“一母五子”,發展到現在“一母十六子”;注冊資本金從7.1億元,增資為38億元;市場規模從組建時的14億元,到現在突破400億元,特別是自2019年以來,新簽合同額連年創造建局新高。目前,中鐵建電氣化局成為國內最大的“四電”專業集團,并先后獲“中央企業先進集體”、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企業”“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等殊榮。
在萬傳軍的領導下,中鐵建電氣化局實施“三分布局”策略,統籌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布局不斷優化。一是堅守優勢,提升核心主業地位。加大傳統市場開發力度,鐵路投建營規模行業第一;城軌投建營規模行業第二,正積極沖刺行業第一;接觸網零部件等產品國內市場份額達 50%,接觸線等產品在保持國內領先優勢的基礎上,進入了非洲、歐洲、東南亞等國際市場。二是跨界創新,重塑產業發展版圖。推進行業跨界,推動上中下游各板塊、各產業協同發展,形成了集設計咨詢、科技研發、工程施工、產品制造、資本投資、運營管理和新興產業“6+1”產業體系。三是顛覆式創新,搶占戰略發展高地。踐行國家新基建、雙碳經濟、數字經濟戰略,實施“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光伏、風電等綠色低碳產業,不斷提升綠色低碳產業結構占比,推動企業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同時,圍繞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價值創造體系,實施“三大戰略”,不斷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競爭實力。一是實施專業聚焦戰略。為提升專業化發展優勢,他提出“四電行業的領先者”發展定位,聚焦主責主業,加強核心技術、核心流程、核心團隊建設,著力培育“四電”核心業務、核心專長、核心市場、核心客戶專業化優勢,“四電”產業引領能力、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不斷提升。二是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為加快發展新興產業,他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開拓者”發展定位,優化資源配置,形成了以新基建、新能源、數字經濟、智能裝備為方向,以主體、人才、資質、科技、資本、創新、合作、空間為支撐的“四梁八柱”新興產業體系。三是實施總成本領先戰略。萬傳軍把為國家創造更多效益作為發展重任,堅持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深入推進“五個一體化”運營模式、“六階段”創效模式、“兩個精益化”和“六個集中”管理模式,打造總成本領先優勢。近年來,企業營收利潤率7.5%左右,毛利率14%左右,平均凈資產收益率21%左右,在同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資產負債率實現連年下降,全員勞動生產率達30萬元以上,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升。
顧增平
助力行業及時化解重大法律風險
顧增平,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連續三屆被評為ENR/建筑時報最值得推薦的中國工程法律專業律師及工程計價糾紛(訴訟類)金牌律師。
中國建筑業現正面臨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其既要處理好當前增速放緩存量業務風險突顯的問題,又要處理好增量新型業務交易結構熟悉和風險防控的問題。顧增平表示,他將始終以“忠誠于建筑業”為使命擔當,利用專業技能,為中國建筑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專業力量。
作為一名工程專業律師,顧增平積極參與工程行業法律法規政策司法解釋的制訂、修訂工作,為建筑行業法治化建設貢獻專業力量。先后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征求意見稿)、國家發改委《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條例》(征求意見稿)提供反饋意見;先后參與住建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示范文本)》以及《江蘇省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辦法》《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決定》的起草、修訂工作。同時,積極撰寫專業著作和專業文章,將對建筑行業熱點難點問題的研究成果,及時分享予建筑行業,為建筑業市場主體防范和化解重大法律風險提供實踐經驗。
就新冠疫情、房地產暴雷等突發事件對建筑行業產生的影響及應對,顧增平積極開展專業講座百余場,幫助工程行業所涉建筑企業通過多種舉措應對商票無法兌付、以房抵付工程款、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如何實現、如何應對債務危機等難題,其中《建筑企業如何化解當前重大法律風險》一課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收錄于2024版一級注冊建造師(建筑工程專業)繼續教育課程。他還帶領團隊代表建筑企業參與江蘇、浙江、上海等近二十個省市的百余個暴雷房地產項目的訴訟與非訴訟事務,依法有效地維護了建筑企業的合法權益。
近年來,顧增平擔任中國建筑業協會法律服務與糾紛調解工作委員會調解員和南京仲裁委員會、揚州仲裁委員會、北海仲裁委員會、贛江新區國際仲裁院等仲裁機構仲裁員,積極通過調解、爭議評審、仲裁等方式幫助化解建筑行業的爭議,減少訟累,助力工程行業爭議解紛止爭。與此同時,他積極尋求與招標代理機構、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等專業機構的專業交流與合作,旨在通過專業上強強聯合,專業上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建筑企業工程管理、合同管理、工期管理、造價管理和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黃厚卿
挺起“中國建造”的海上脊梁
黃厚卿,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項目S04合同段負責人。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超級跨海通道,項目地處 “海、陸、空”復雜建設環境。S04合同段項目主要施工內容包括伶仃洋大橋主橋東塔、東錨碇,上游側主纜架設,鋼箱梁安裝等。其中,伶仃洋大橋主跨1666米,主塔高270米,通航凈空高度為76.5米,在海面上挺起一道脊梁,并創下三項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懸索橋、世界最高橋面海中大橋、世界最大海中錨碇。
自2018年深中通道項目開工以來,黃厚卿就投身到全橋施工方案優化和現場管理實施中來,在橋梁及水工結構工業化、智能建造技術及大跨徑橋梁上部結構和深水基礎建造技術等方面開展大量工作。
大橋建設期間,黃厚卿主持了項目所有施工技術方案的優化工作。特別是對如何結合全海上施工的現實條件,他對施工方案的最優組合做了大量研究比對。比如海中大型錨碇基礎方案研究與制定方面,伶仃洋大橋東錨碇基礎采用水中大型地連墻基礎,在國內尚屬首次,建造難度極大,同時也是本工程最大的亮點之一。
錨碇地連墻基礎施工的前置條件是如何在深厚軟基條件下形成可供錨碇施工的圍堰基礎。為解決此問題,黃厚卿帶領項目團隊在初步設計階段,就對施工方案進行反復論證,并會同業主、設計、咨詢、監理等多次確認,最終提出采用“水中筑島+地連墻支護”集成創新技術,攻克了寬闊海域超大型錨碇建設難題。
在近6年的深中通道工程建設中,黃厚卿帶領團隊在鳳舞浪涌的伶仃洋上持續攻堅:創新實施圍堰筑島,變水上為陸上,為大型錨碇施工創造干施工環境;研發建造一體化智能筑塔機,助力270米海中超高橋塔安全高效施工;采用國內強度等級最高懸索橋主纜鋼絲,架設完成全橋主纜,形成大橋“生命線”;自主研發應用850噸級智能化纜載吊機和分布式計算機網絡控制系統,解決了在全海上施工工況下,大噸位、大跨度鋼箱梁節段吊裝同步穩定性差、起重能力和起升速度無法保證的難題。
深中通道項目工程規模大、涉及新工法多、品質要求高、技術難度高。面對極具挑戰的超級工程建設,黃厚卿深感責任重大,為此依托項目在國內高端橋梁建設上的優勢地位,努力搭建平臺,大膽啟用中青年職工在重大節點中承擔主要任務,在日常工作中持續培養青年人才。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了項目青年團隊綜合素質與工作技能,在搶抓施工建設的同時,也培育了一支新時代技能型青年人才隊伍。目前,項目團隊已獲得實用新型專利6項,發表于EI收錄期刊論文1篇等。
王偉
深地極限創新建造“國之重器”
王偉,中建三局錦屏大設施Ⅱ標項目經理。
由于暗物質不發射、反射或者吸收光以及任何類型的電磁輻射的特性,地面宇宙射線的干擾使它難以被捕捉。錦屏大設施項目利用涼山州錦屏山2400米厚巖層阻擋宇宙射線的干擾,與其它地下實驗室相比,它埋深“最深”,深度相當于800層樓的高度。建成后將填補我國在深地實驗室領域的空白,將推動我國粒子物理、核物理領域重大基礎科研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王偉作為項目建設團隊的負責人,以決心、恒心、匠心傾情助力“國之重器”的建成。
深地對科研來說是優勢,但對工程建設卻是不小的挑戰。已開挖的隧洞、隧道都未經“精裝修”,巖石層產生的水和氡氣產生的輻射,會大大影響后期實驗研究的精度,需要從建設初期便解決這項難題。為此,王偉帶領團隊針對防水抑氡結構層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以原材的輻射低本底控制為基礎,連續6個多月,先后采用15種材料開展實施了30多種方案,終于找到了“以防為主、以排為輔”的“防水抑氡”獨創的建設工法,國內外均無先例。
在此基礎上,項目建設團隊建造了大型組合式固體屏蔽裝置——聚乙烯屏蔽艙,長51.9米,寬9.78米,高7.9米,主要采用厚度為100毫米的高密度聚乙烯板無粘接鋪裝組成,總用量約為1850立方米、重1800多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屏蔽艙。為建造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王偉帶領團隊開發工程建設智能管理系統,通過BIM信息技術把艙體拆解為上萬塊,量身打造建設方案。同時在清華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的通力合作下,不斷攻關克難,采用力熱耦合理論,進行熱力學及蠕變研究及模型分析計算,形成了符合聚乙烯屏蔽艙的有效處理方案。
作為央企的隊伍,王偉帶領團隊扎根于大涼山深處,為屬地發展、鄉村振興、事務管理等貢獻力量。牽頭成立“小魯班”志愿服務隊,組織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關愛留守兒童等志愿活動20余次。為當地群眾累計提供專項就業崗位200余個,并通過“農民工夜校”組織技術、安全知識培訓,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關愛活動。聯合當地小學開展“筑夢”系列活動,號召學生努力學習、建設家鄉。
在王偉的帶領下,項目團隊先后獲評四川省工人先鋒號、四川省五四紅旗團支部、四川省科技示范工程、國家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項目的建設歷程和先進事跡獲眾多核心媒體報道近百次,并獲評“國企好新聞”特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