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1月24日,本輪退市改革以來共有125家公司退市,其中強制退市103家,主動退市3家,重組退市19家,強制退市公司家數超過資本市場成立以來的強制退市數量總和。專家認為,強制退市創新高,有利于減少市場資源低效占用,改善上市公司整體面貌,對構建誠信健康的市場生態是長期利好。
暢通入口出口兩道關
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一個穩定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必然要求暢通入口和出口兩道關,形成有進有出、良性循環的市場生態。
2020年11月份,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提出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拓展多元化退出渠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強調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推動股價、市值等交易指標類退市發揮更大作用,加快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隨著全面注冊制落地,退市常態化是優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近年來,我們會同有關部委和地方黨委政府,強化扶優限劣,切實把好市場入口和出口兩道關,深入開展專項治理,推動常態化退市機制落地見效?!?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專家表示,監管部門及時亮劍,多措并舉督促相關公司核實退市風險,對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堅決貫徹“零容忍”,對推出保殼動作的火速問詢,是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保護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必要舉措。
兩類公司退市增多
截至11月24日,今年以來已有44家公司觸及強制退市,其中財務類21家,交易類20家,重大違法退市類3家,強制退市創歷史新高。另有1家主動退市,1家重組退市。
對于今年以來A股的退市情況,業內人士認為有兩大亮點:一是重大違法類退市情形增多。資本市場成立以來至去年底,僅5家公司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但今年以來,已有8家公司因觸及重大違法退市標準進入退市程序,彰顯了監管執法“零容忍”的態度。二是面值類退市顯著增多,退市效率進一步提升。交易類退市是市場自主選擇的結果,反映出市場對特定個股常年風險和問題交織的反饋,是市場識別并實現出清的結果。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本輪退市改革突出常態化特點,在充分考慮了中國國情、投資者結構、市場承受能力和支持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基礎上,確定兩類“應退”的公司:一類是“空殼僵尸”企業,長期占用市場資源,影響資源配置功能,容易滋生囤殼、炒殼等背離價值投資和產業初心亂象;另一類是有嚴重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的企業,加速此類公司出清有利于整肅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信心。
做好預期管理
“退市制度是全面注冊制改革的重要配套制度,也是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舉措?!敝袊嗣翊髮W教授趙錫軍表示,全面注冊制之下,上市公司資源日益豐富,暢通“出口關”更為重要,也是市場發揮應有作用的體現,形成有進有出、良性循環的市場生態。
在注冊制穩步推進、退市常態化背景下,“殼資源”價值大幅下降,投資者也在轉變觀念,風險意識和價值投資理念逐步強化。今年以來,ST板塊累計下跌10.33%,投資者自覺遠離“空殼僵尸”和“害群之馬”。
“本輪退市改革進一步強調要壓實會計師責任,將反映上市公司財務失真、內控失效的審計意見作為退市決定的重要依據?!蹦硶嫀熓聞账撠熑烁嬖V記者,去年以來,有43家*ST公司被會計師出具非標意見,體現了審計機構的職業審慎性,以及對退市風險公司真實情況的客觀認識,中介機構“看門人”作用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下一步退市工作如何發力?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一是繼續保持定力。退市改革是一項復雜性、系統性的工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全力維護退市制度改革的嚴肅性,深刻認識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對全面推進注冊制改革、健全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抓退市是監管主責主業重要組成部分”理念,守住嚴監管的工作基調,堅決把這項重大任務持續鞏固深化,不斷取得新成效。
二是做好預期管理。繼續加強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做好退市規則解讀,充分發揮監管引導力,為退市改革順利推進營造良好環境,保持穩定的常態化預期。不斷鞏固退市改革成效,警惕改革效果反復,增強改革的穿透力,促進常態化退市機制更加成熟。
三是持續優化退市相關投資者保護機制。投資者保護是退市工作的難點,也是退市常態化機制能否鞏固的關鍵。今年*ST紫晶和*ST澤達重大違法退市的同時,分別推進先行賠付和證券特別代表人訴訟工作,助力投資者依法維權。
“應繼續推動完善和實施好投資者保護系列機制,落實欺詐發行責令回購制度,切實提高投資者保護實效。同時,推動司法機關在制度安排、個案裁判等事項上為退市常態化提供司法保障,確保退市常態化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行穩致遠?!睂<冶硎?。 (經濟日報記者 ?;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