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指數、連接指數均處歷史高位
鏈博會:權威指數揭示全球合作新趨勢
11月26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在北京開幕,主題是“鏈接世界,共創未來”。
圖為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外景。新華社發(那宇奇 攝)
促進指數上升至0.66,連接指數上升至0.732,處于歷史高位,全球供應鏈的發展環境較為穩健……11月26日,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開幕,當天發布的“一報告兩指數”揭示著全球供應鏈合作的整體走勢。
與會嘉賓認為,“一報告兩指數”首次用具體數據回答全球供應鏈連接得好不好、斷鏈的風險大不大等問題,并針對智能汽車、風力發電等產業,最新繪制了全球供應鏈圖譜,助推“鏈”上聚合力謀發展。
“一報告兩指數”具體指鏈博會旗艦報告2024版《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和全球供應鏈連接指數與全球供應鏈促進指數。其中,“兩指數”中的促進指數是全球首個量化評估全球供應鏈促進水平的綜合性指數。研究發現,2018年至2023年,全球供應鏈促進水平明顯上升,促進指數從0.27升至0.66,增長144%。
連接指數則是首個全面衡量全球供應鏈連接程度的綜合性指數,全面考量全球供應鏈上中下游的連接邏輯、貫穿供應鏈全鏈條的內部要素、影響供應鏈連接的外部因素。研究發現,2014年至2023年,連接指數呈波動上升趨勢,由0.271上升至0.732,增長170%,處于歷史高位。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院長趙萍指出,總體來看,“兩指數”整體上升趨勢十分明顯,表明全球供應鏈本身具備傾向連接的內生動力,全球供應鏈的發展環境總體較為穩健,促進因素一直處于主流地位。
在揭示總體態勢的同時,2024版《報告》應用全球供應鏈促進分析模型,全面梳理總結出了全球供應鏈促進體系的最新趨勢和不同產業的各自特征。
“2024版《報告》總結了五大趨勢,具有預見性、權威性,為全球供應鏈研究提供了理論創新和引領指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指出,數字化轉型和綠色轉型成為供應鏈加速調整的重要推動力。
具體來看,一是全球物流、通信與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朝著兼顧效率與安全的方向發展。二是隨著全球供應鏈向著區域化、多元化、數字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涌現出了一些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三是主要經濟體通過立法保障關鍵產品供應鏈韌性,加強供應鏈風險監測與預警。四是新技術涌現速度有所加快,技術進步助推全球供應鏈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五是國際金融機構、各國政策性銀行不斷推出新產品,優化、豐富金融供給。
分產業看,根據本屆鏈博會設置的六大鏈條,2024版《報告》對人形機器人、智能汽車、集成電路、風力發電、咖啡、棉花等產業進行具體分析,繪制了相應的全球供應鏈圖譜。
例如,智能汽車供應鏈呈現跨界融合加速、創新迭代加快、軟件定義汽車三個主要特征,在國際組織和主要經濟體密集出臺促進智能汽車全球供應鏈發展政策背景下,各環節新技術和新產品不斷涌現。風力發電技術不斷更新迭代、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平準化度電成本持續降低、全球化合作日益密切,推動風力發電全球供應鏈穩健發展。
與會嘉賓認為,“一報告兩指數”為推動全球產業鏈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鑒,而鏈上聚合力又將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表示,全球供應鏈的發展趨勢、連接程度是世界各國、全球工商界高度關注的問題。“一報告兩指數”回應了工商界的重大關切,為各界理解和分析全球供應鏈提供新公共產品。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風險官陳忠提出,全球供應鏈的韌性和穩定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金融作為重要基礎設施,是推動全球供應鏈運轉的關鍵載體。應搭建全球投資網絡,助力國際產業合作,立足各自產業優勢和市場需求,積極推動走出去和引進來,促進國際產業合作,助力全球供應鏈持續發展。
“下一步,還是要著眼長期利益,摒除零和博弈的思維,把全球供應鏈的安全作為共同的公共產品,加強合作,保障在新時期能夠攜手走向共贏的新格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說。(記者 王文博 陳涵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