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化技術建造的綠色健康“好房子”、提升現場工業化建造水平的“空中造樓機”、基于北斗衛星系統的建筑工程定位裝備、預測城市突發事件的城市生命線運營管理平臺……一大批新材料、新裝備、新技術亮相中國建筑科技展,備受矚目。
本次展覽由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筑”)主辦,以“科技賦能美好生活,創新引領中國建造”為主題,設置“共建和諧城市”“拓展幸??臻g”“助力中國建造”三大主題區,包含宜居城市、“好房子”、智能建造等7大展區,現場共展出了167項中國建筑在數字化、工業化、智能化發展方面的最新成果、技術、應用,展現了中國建筑大力培育和發展行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實踐。
共建和諧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載體。
在“共建和諧城市”主題區,一系列城市規劃項目和城市治理技術成為亮點。展墻上濟南華山片區項目、成都環城綠道等城市規劃圖展示了中國建筑在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積極探索。
中國建筑首席大師(城鄉規劃)、中建設計研究院首席總規劃師宋曉龍認為,共建和諧城市就是要以人民為中心,智造幸福城市。建造“宜居宜業城市”,實現居有所安、業有所成、和諧共生之城;建造“安全韌性城市”,實現防災減災、韌性建設、安全無憂之城;建造“活力智慧城市”,實現科技賦能、多元發展、智慧生活之城;建造“綠色低碳城市”,實現環保節能、低碳生活、持續發展之城;建造“創新人文城市”,實現文化引領、創新驅動、人文薈萃之城。
該主題區分為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三個展區,重點展示了生態環境修復、城市功能提升等領域的36項創新技術。
在宜居城市展區,可以看到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系統解決方案、超磁分離水體凈化設備等創新技術讓地更凈、水更清、樹更綠、花更香。
在韌性城市展區,城市生命線運營管理平臺應用風險評估模型、物聯感知設備、大數據能力平臺,對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動態預警、協同處置,預測突發事件的影響范圍、影響方式、持續時間和危害程度,為快速響應和協同處置提供技術支撐,展現了中國建筑深化城市安全韌性提升行動的央企擔當。
在智慧城市展區,讓新能源車主告別“里程焦慮”的600千瓦超級充電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充電效率高達96.34%,可實現“一杯咖啡、滿電出發”,適用于高鹽、高濕、高熱、嚴寒等極端氣候場景。還有解決停車難痛點的國內首個投入使用的新能源公交車庫以及智慧船閘、智慧高速路、智慧園區等。
這些創新技術的應用讓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韌性、更有智慧,勾勒出未來智慧城市的美好藍圖,持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宋曉龍表示,城市規劃最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人,城市發展的好不好,使用的效果、質量、水平好不好,是由人來評價的。城市功能的安排、各種設施的布局,其核心都是為了滿足人們更好的生活需求。
拓展幸??臻g
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住房的多樣化、多元化需求,是建筑業的重要使命。
在“拓展幸??臻g”主題區,中建四局科創大廈、中建濱湖設計總部、中海金融中心等綠色低碳建筑模型以及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機制砂高延性混凝土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等新型建材依次展出。
中建西南院雙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淵結合不同氣候區域,如夏熱冬冷地區的中建國際大廈項目、夏熱冬暖地區的博鰲機場航站樓項目、寒冷地區西藏博物館改擴建項目等介紹了綠色低碳建筑綜合解決方案,該方案應對我國多樣的氣候特征,通過圍護結構與空間的性能化分析與設計,構建成體系的建筑被動節能技術路徑。加強建筑本體的環境適應能力,降低對設備調節的依賴。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城市更新等領域。
袁淵表示,中國建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提高綠色低碳設計引領能力,推廣創新成果轉化和產品化產業化發展,著力打造一批具有行業標桿意義的近零能耗、零碳建筑燈塔項目,引領建筑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在新建“好房子”樣板間,20大科技系統打造的“高性能+好體驗”綜合解決方案,引人駐足。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住宅提出了更高要求。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設計管理部總經理尤蕊介紹說,中國建筑堅持問題導向,歸納總結出老百姓最關心的134個問題,包括隔聲保溫、節能健康等方面。針對每一個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系統地滿足老百姓對美好居住的需求,建設集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綠色、低碳、智慧、便捷于一體的好房子。
其中,室內聲環境是與人們生活品質關系最為密切的因素之一。尤蕊表示,影響室內聲環境的主要因素是上下樓層之間的樓板撞擊聲。為解決樓板隔聲保溫所存在的問題,中國建筑不斷探索、創新,開發出了石膏復合材料隔聲保溫樓板系統,該系統基于大宗固體廢棄石膏增強疏水改性技術,通過梯度隔聲設計,采用三重高抗裂技術,實現高抗裂、A級防火、通體防潮防霉、一體化連續施工。
新房子要建成好房子,老房子要改造成好房子。舊改“好房子”樣板間內,展示著中國建筑“診、拆、改、防、提”舊改五字訣。
據中建五局首席工程師、工程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水生介紹,中國建筑以舊改五字訣為指導,創新應用技術產品,精準解決老房通?。鹤灾餮邪l的裝配式內墻改造技術、三維掃描數字模型設計等12種新技術,地聚合物高延性抗震砂漿等16種新產品和材料,非回填微架空干法、可逆拆衛生間微降板裝配等6種新工藝。
“舊房改造不僅要外觀中看,還要內里中用。我們的改造方案著力于從外至內的全方位改造和綠色、環保、智能技術的應用?!崩钏f。
此外,現場還展示了北京樺皮廠胡同8號樓3個月從“老破小”蝶變“好房子”以及MiC模塊化建筑、GS-Building鋼結構裝配式產品、地基基礎病害診治技術及設備等一攬子中國建筑方案。
中國建筑以“拓展幸??臻g”為使命,運用先進建造技術和優秀建筑產品不斷推動人民居住環境質量和建筑性能提高,持續改善建設質量通病,穩步降低建設能源和資源消耗,因地制宜向人民群眾交付一座座安全耐久、綠色低碳、健康舒適、智慧便捷的好房子,讓幸福生活的愿景照進現實。
助力中國建造
中國建筑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胸懷“國之大者”,專注于新質生產力賦能建筑業向綠色化、智能化、工業化轉型。以推動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為動力,推廣數字設計、智能生產和智能施工,打造新型裝備;推行綠色建造方式,踐行“雙碳”戰略,打造“中國建造”閃亮名片。
“助力中國建造”主題區囊括智能建造和大國建造兩大展區,重點展示智能建造系統解決方案、大國建造等全產業鏈70項的研發創新產品,通過這些智能系統和建造裝備進一步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在智能建造展區,“黑科技”隨處可見:焊接機器人、運輸機器人、噴涂機器人等正在模擬作業;助力工程精益建造的移動儲能設備、原位3D打印機設備;助力科技興安的C-SMART物聯網智能安全管理系統等,展示著中國建筑不斷推動“智能建造”生產方式變革的努力與實踐。
在大國建造展區,“空中造樓機”“云端建造工廠”和建筑工程北斗衛星定位裝備呈現在觀眾眼前,IABM智能裝配造橋機、造塔機、城市大直徑豎井掘進裝備等同樣亮點十足。中國建筑堅持自主創新,聚焦核心裝備、關鍵技術和重大工程,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助力大國建造揚帆遠航。
中建三局副總工程師、中國建筑先進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王開強舉例說,近20年來,中國建筑致力于實現施工現場工業化建造,先后研發出服務于重大超高層建筑、普通高層建筑、橋塔與橋墩、核島反應堆廠房、裝配式建筑五大場景近十款施工作業集成平臺產品,為房建、基礎設施等現場工業化建造提供良好的實踐探索。
集成平臺技術歷經近20年的創新,形成系列裝備產品及技術,已經成為探索現場工業化建造的重要載體。特別是在引入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智能建造裝備及建筑機器人以及提升現場管理水平方面,集成平臺具有天然優勢,是推動建造方式變革、實現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抓手。王開強表示,在當前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建筑將持續探索,以智能建造理論為指導,研發更多施工裝備,推動現場建筑工業化落地應用,逐步實現綠色化、智能化。
在室外展區,可消除高原反應的全球首創“零海拔屋”產品——高海拔增壓建筑產品精彩亮相,AGV重載舉升型停車機器人、模塊化好房子產品、和美鄉居新型農宅產品等科技創新力作有序排列,會發電的建筑——LIGHT系列輕質光伏樣板幕墻實時顯示著發電量等數據,一眾服務于生活起居的建筑科技和產品,近距離展現了一幅美好生活的生動畫卷。
匠心筑夢,共譜華章。未來,中國建筑將始終聚焦人民群眾新期待,進一步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不斷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貢獻力量。